近日,在 2025 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北京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北京 IP”)携手多家金融机构,正式启动了 “知识产权金融生态伙伴计划”。这一举措,标志着北京在推动知识产权资本化、助力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方面,迈出了系统性、平台化的关键一步。
一、 模式创新:构建多方协同的金融生态闭环
该计划的核心在于 “生态” 二字,它打破了传统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流程割裂的困局。通过签署合作协议,北京 IP 将全面赋能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北京分行、北京银行城市副中心分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覆盖贷前、贷中、贷后全流程的专业服务。
贷前:提供企业白名单推荐、质物(知识产权)筛选评估与登记办理,从源头把控风险,提高融资效率。
贷中:对已质押的质物进行动态监测,实时掌握其法律状态和市场价值变化。
贷后:提供政策支持咨询、质物风险处置和企业资质提升服务,确保资金安全,并持续为企业赋能。
这种 “政府引导 + 平台运营 + 金融支持” 的模式,形成了一个运行高效、风险可控的知识产权金融生态服务体系,实现了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
二、 产品矩阵:“智融宝 PLUS” 的工具箱思维
支撑这一生态体系的,是北京 IP 推出的 “智融宝 PLUS”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平台。该平台通过 “政知宝”、“企知宝”、“银知宝” 三大产品,为生态中的不同角色提供了精准的工具。
“企知宝”: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对接、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等服务,帮助企业清晰地认识和盘活自身的无形资产。
“银知宝”:为金融机构提供企业和知识产权的多维画像、风险评估模型,辅助银行做出更科学的信贷决策。
“政知宝”:为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执行、资金池管理、风险补偿核算等数字化工具,提升政策扶持的精准度和透明度。
这套产品矩阵,系统地化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 “融资难、融资贵” 的痛点,让知识产权真正成为可以质押、可以流转、可以创造价值的 “硬资产”。
三、 价值赋能:从 “输血” 到 “造血”
北京 IP 董事长郑宏的观点尤为深刻:“知识产权金融不仅是资金支持,更是一种能力赋能。” 这精准地概括了该计划的深层价值。
直接价值:
企业获得了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并且能享有政府提供的利息与保费补贴。
间接价值:
- 提升管理能力:融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梳理和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过程。
- 认定高价值专利:完成质押的发明专利有机会被认定为一类高价值专利,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企业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体现。
- 拓展商业合作:高价值专利的认定,有助于企业赢得与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合作的机会,拓展更广阔的应用场景。
这意味着,该计划不仅为企业 “输血”,更在帮助企业构建自身的 “造血” 能力。
四、 “北京方案” 的实践成效与示范意义
截至目前,北京 IP 的相关实践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 “北京方案”:
风险共担:已联合多地政府设立规模达1.56 亿元的知识产权风险处置资金池。
广泛合作:与近20 家金融机构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
服务企业:累计服务科技企业超500 家。
资金规模:实现知识产权融资放款突破25 亿元。
这些成果不仅成功入选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典型案例,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探索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提供了宝贵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五、 展望未来:优化生态,服务大局
展望未来,北京 IP 的目标清晰而坚定:
- 深化全链条服务:将为创新主体提供从知识产权分析、创制、运营到保护的更全面服务。
- 拓展金融网络:持续引入更多合作金融机构,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 优化服务生态:不断迭代产品和服务,提升整个生态的运行效率和协同效应。
在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中,“知识产权金融生态伙伴计划” 无疑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的成功,将为中国的科技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 “金融活水”,让更多的 “好点子” 转化为 “好产品”,最终成长为 “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