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端(PC) 客户端(PC) 思法汇成小程序 全民打假小程序 伙伴端小程序

湖北省知识产权亮眼成绩的意义与对其他省份的启发

在当今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中,知识产权已然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潜力的关键指标。湖北省在 “十四五” 期间,知识产权领域成绩斐然,一系列亮眼数据不仅彰显了其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与运用方面的卓越成效,更为其他省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一、亮眼数据勾勒湖北知识产权发展轨迹


截至今年 6 月,湖北省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 12.7 件,较 “十三五” 末增长 167.4%,这一数据直观体现出湖北在核心技术创新成果上的迅猛增长。高价值发明专利往往代表着更高的技术含量、更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更强的竞争力,其数量的大幅攀升,反映出湖北创新主体在前沿技术研发、关键技术突破上的不懈努力与显著成果。2024 年,湖北省 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为 1898 件,位居中部地区第一、全国第七,表明湖北企业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国际舞台上寻求技术创新认可与知识产权保护,有力提升了湖北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同时,武汉市在全球科技集群中的排名从 2020 年的第 29 位跃升至第 13 位,科研城市排名从全球第 13 位升至第 9 位,这进一步凸显了湖北在科技创新生态营造、高端创新资源集聚等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而这些成就与知识产权的发展息息相关。


二、湖北知识产权成就的多重意义


1.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知识产权作为连接创新与市场的桥梁,在湖北的产业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湖北省紧扣 “51020” 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需求,将知识产权创造聚焦于产业链关键环节。通过建设 46 家省级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定向培育高价值专利组合,为产业创新注入强大动力。例如在光电子信息产业,相关企业凭借核心专利,不断推动技术升级与产品迭代,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高端医疗装备领域,专利成果支撑企业实现技术突破,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迈进。这些都表明,知识产权已成为湖北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升级的核心要素,助力湖北在新兴产业崛起与传统产业转型中抢占先机。


2.优化创新环境与吸引创新要素

完善的知识产权法治体系是创新环境的基石。湖北省首部知识产权领域综合性地方性法规《湖北省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的施行,从制度层面打通知识产权全链条,为创新主体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在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下,创新者的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创新积极性被极大激发。这不仅使得本土创新主体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也吸引了大量外部创新资源流入。数据显示,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从 “十三五” 末的 1.04 万家增至近 3 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从 “十三五” 末的 7439 家增至 4.65 万家,增长幅度惊人。知识产权保护成为湖北吸引创新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 “强磁场”,为区域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3.促进专利转化与经济价值实现

“十四五” 期间,湖北以市场化思维推动专利转化运用,让创新成果真正惠及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组织高校院所梳理超 4.5 万件可转化专利进入国家专利转化资源库,并建成 11 家省级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开展大量专利转化供需对接活动。今年上半年,湖北省专利转让许可超 1.6 万次,同比增长 21%,一系列民生科技成果通过转化运用走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此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资金支持,今年上半年,湖北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110.9 亿元,同比增长 58.5%,实现了 “知产” 到 “资产” 的有效转化,释放出巨大的经济价值,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对其他省份知识产权发展的启发


1.精准聚焦产业需求,培育高价值知识产权

其他省份应借鉴湖北经验,围绕本地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高价值专利培育体系。结合产业规划,依托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中心,针对产业链关键技术开展协同攻关,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利组合。同时,加强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建设,通过专利导航成果为产业技术研发、创新布局提供科学指引,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的精准度与前瞻性,实现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以知识产权优势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2.完善知识产权法治体系,强化保护力度

制定和完善符合本地实际的知识产权地方性法规,明确知识产权保护导向,细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各环节的规定。加强法律法规的宣贯培训,提高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权行为,维护创新主体合法权益。通过完善法治体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吸引更多创新要素集聚,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3.构建市场化专利转化机制,促进成果落地

建立健全专利转化运用服务平台,整合高校院所、企业、中介机构等各方资源,推动专利供需精准对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专利转化,设立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支持专利产业化项目。加强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通过市场化手段,盘活专利存量资源,加速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推动地方经济创新发展。


湖北省在 “十四五” 期间知识产权领域的成功实践,为其他省份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路径与宝贵经验。在新的发展阶段,各省份应充分认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以知识产权赋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