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承诺、动态管理和精准匹配,正在重塑中国专利代理行业的价值导向与服务生态。
2025年8月,中华全国专利代理师协会公布的两批专利代理机构精准服务保障名单引发行业震动。
在6231家全国专利代理机构中,仅1665家通过严格筛选入选该名单,入选率不足27%。
这些机构被要求签署《精准服务保障高质量专利申请承诺书》,并需在6个月内完成非正常专利申请“清零”任务。
这一名单制度的推行,标志着我国专利代理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优先的深度转型,也是知识产权服务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一步。
名单机制:高标准筛选与动态管理
精准服务保障名单的筛选机制体现了对代理机构质量的全方位把控:
1. 严格的准入门槛
机构需完成全国专利代理师协会组织的高质量发展倡议承诺活动,履行行业服务公约,并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书,明确拒绝非正常专利申请。筛选过程中,协会重点审查机构的信用记录、历史案件质量及是否存在非正常代理行为。
2. 动态管理机制
协会将结合信息反馈、数据监测、监管执法和行业自律情况对名单内机构持续监督。
近期更明确要求:入选机构需在3个月内完成70%-80%的非正常专利申请清理,6个月内实现“应撤尽撤、应清尽清”,否则将被移出名单。
3. 常态化申报与扩容
协会明确将持续公布后续批次名单,开展常态化申报工作。
首批986家机构于7月17日公布,第二批679家机构于7月21日公布,形成累计1665家的优质服务集群。
二 入选机构画像:专业标杆与区域辐射
入选机构呈现专业化、高信用与广覆盖三大特征:
专业能力突出:如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国防专利代理资质机构)在专利挖掘与布局领域积淀深厚;铜陵天成专利事务所在本地产业升级中提供核心技术保护方案。
信用记录优异:所有入选机构均无重大违规记录,且主动承诺抵制非正常申请。襄阳中天信诚事务所凭借湖北省代理质量竞赛优胜记录入选。
区域覆盖均衡:从北京超凡宏宇、深圳华进等一线城市机构,到郑州睿信(河南首批入选机构)、襄阳中天信诚(湖北地市州唯二入选)等区域服务机构,形成全国性服务网络。
三 名单的核心价值:推动行业三大转型
1. 服务导向:从“数量竞争”到“质量优先”
名单制度通过精准匹配机制切断低质代理生存土壤:
协会推动名单机构与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备案的创新主体对接,使高校、科技企业等高价值主体获得“优质优价”服务;
倒逼非名单机构提升服务标准,否则将面临客户流失风险。
2. 行业生态:强化自律与清除“灰色地带”
“清零”要求直接打击非正常申请:名单机构清理存量非正常专利,从供给端压缩低质专利空间;
配合“蓝天”行动整治违规招揽、低价竞争等行为,形成“自律+监管”的双重净化机制。
3. 评价体系:构建以质量为核心的行业标准
协会正在建立基于 “业务能力、代理师队伍、信用评价” 的多维度评价模型,未来将:
发布体现代理机构服务质量的**客观评价结果;
引导创新主体选择服务机构时**摒弃“唯价格论”。
四 对创新主体的意义:破解高质量专利服务痛点
长期以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科技企业在专利服务中面临三大困境:
1. 选择难:在6000余家机构中辨识优质服务方成本高;
2. 维权难:低质量代理导致专利权利不稳定,维权时易被无效;
3. 转化难:非市场导向的专利撰写降低技术转化效率。
精准服务名单的推出直击上述痛点:
降低筛选成本:名单为创新主体提供预审合格的优质机构库,如铜陵企业可优先选择本地入选机构天成所、嘉同所;
提升权利稳定性:名单机构承诺高质量代理,其经手的专利更可能通过保护中心预审(消除文本缺陷),并缩短审查周期至3个月;
促进专利转化:如郑州睿信等机构践行 “写能保护的专利,做有价值的代理”*,使专利更契合产业化需求。
五 政策协同:与国家级保护体系深度联动
精准服务名单并非孤立政策,而是国家知识产权局 “精准服务”双名单体系的关键一环:
双名单并行: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精准服务备案主体名单(创新主体)与代理机构精准服务名单将实现匹配;
服务资源倾斜:入选代理机构可能获得审查绿色通道案件指标、保护中心备案支持等政策红利;
预审资源统筹:保护中心对匹配的创新主体提供专利预审、维权援助、专利导航等精准服务,并由优质代理机构承接服务。
六 未来展望:名单制度的深远影响
行业集中度提升
在 “优质资源向优质机构聚集” 的导向下,1665家名单机构可能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倒逼未入选机构转型或退出。行业将从“小散弱”向 “精专强”演进。
服务模式革新
名单内机构将更聚焦高价值服务场景:
如华进知识产权拓展专利导航、FTO分析等高附加值业务;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强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
国际竞争力筑基
通过提升国内专利代理质量,为企业“出海”筑牢知识产权壁垒。
例如超凡宏宇等机构已开始构建海外专利布局能力,与浙江等地海外纠纷应对机制形成协同。
结语:从“量”到“质”的分水岭
1665家机构入选精准服务保障名单,是中国专利代理行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
通过 “承诺-筛选-匹配-监督”的全流程设计,该制度正推动行业告别低质竞争,转向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新生态。
当信用良好、专业过硬的机构获得更多创新资源倾斜,当“清零”要求肃清历史遗留问题,当保护中心与优质代理机构精准对接——
专利代理服务才能真正成为高价值专利的“铸造者”、而非低质量申请的“搬运工”。
正如国家知识产权局所强调:
“让高水平发明创造得到高质量代理服务”——这不仅关乎行业净化,更决定着中国从专利大国迈向专利强国的根基是否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