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端(PC) 客户端(PC) 思法汇成小程序 全民打假小程序 伙伴端小程序

深圳综改2.0启幕,知识产权创新迎来“破冰时刻”

一纸文件,为特区改革注入新动能,为知识产权创新打开制度空间。


202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这是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近5年后的2.0升级版。


在知识产权领域,《意见》明确提出“健全科技型企业信贷、知识产权证券化、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等实践场景和规则体系”、“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以及“深化新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试点”等突破性举措。


这份文件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的历史节点发布,标志着深圳改革从“破冰探路”迈入“**系统集成**”新阶段。从1980年地区生产总值仅2.7亿元的边陲小镇,到2024年经济总量达3.68万亿元的现代化国际都市,深圳再次肩负起为全国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创新探路的历史使命。


01 知识产权金融破局,破解企业融资瓶颈


《意见》直击科技型企业融资痛点,明确提出“健全科技型企业信贷和知识产权证券化机制”,为轻资产科创企业开辟融资新通道。专利变资产正从理念走向制度现实。


2025年4月,国内首单“园区专项”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在深交所成功发行。这一名为“深圳市知识产权12号”的专项计划规模达4600万元,为10家产业园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该产品创新之处在于将园区企业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知识产权打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资助补贴和深高新投降息降费政策双重助力下,企业实际融资成本最低降至2.45%/年。


深圳市配套出台了《深圳市知识产权领域专项资金操作规程》,对参与3A级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的企业,按照实际融资成本50%给予补贴,单家企业年补贴上限200万元。这一政策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了实质性支持。


02 数据要素“三权分置”,释放千亿市场潜能


《意见》支持深圳探索“数据交易、可信流通、收益分配”机制,为数据资产化提供制度保障。数据这一“第五大生产要素”正从“沉睡资源”向“增值资产”跃迁。


深圳数据交易所已构建起覆盖70多个行业、290多个应用场景的数据交易生态。该所首创数据产权“持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模式,有效破解了数据确权难题。


据市场测算,深圳数据要素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突破千亿元。某电商企业将脱敏用户画像数据交易给广告公司,实现年增收超200万元,数据要素价值正加速释放。


《意见》同时明确“在保障安全前提下,稳步推进交通、地理、卫星遥感、气象、医疗卫生等领域公共数据依法合规分级分类开放”,为数据要素市场注入高质量公共资源。


03 成果转化全链条服务,打通创新“最后一公里”


《意见》要求“依托深圳证券交易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等,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为创新成果产业化铺设快车道。


深圳正加快推动科技创新种子基金立项子基金,计划实现种子基金入库项目500个以上。同时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优化科技奖励、收入分配等激励制度。


在科研管理机制上,深圳将实施顶尖科学家“全权负责制”,在项目甄选、团队组建、技术路线选择、经费支配等方面赋予更大权限。科研经费使用推行“预算+负面清单”管理,扩大“包干制”实施范围。


深圳还探索科研设备、耗材等进出境便利化管理,并允许市科技研发资金向市外、跨境向港澳流动,构建开放型创新生态。


04 新型法律保护机制,打造国际维权“优选地”


《意见》明确提出“深化新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试点”,为创新主体提供更高效、更国际化的维权保障。


深圳正建立诉讼与调解、仲裁有机衔接的“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探索由司法行政部门对商事调解组织进行统一登记管理,支持深圳依法对特定港澳商事调解组织出具的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和强制执行。


前海作为改革“试验场”,已创新实践“**港资港法港仲裁**”。这一机制允许在前海注册的港资企业选择适用香港法律,并由香港仲裁机构解决商事纠纷,极大增强了香港投资者信心。


2024年,前海实际使用外资达266.5亿元,同比增长7.4%,占深圳市的60.4%,国际化法治环境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优势。


05 人才机制创新,构筑知识产权“智慧引擎”


《意见》将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置于首位,要求“探索新型研发机构去行政化、雇员合同制、薪酬市场化管理制度”,并“允许外籍科学家担任新型研发机构法定代表人”。


深圳已连续四年位居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前三位,连续两年居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榜首。920名深圳学者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创新人才集聚效应显著。


在人才培养方面,深圳推动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科人才,支持高职院校与应用技术型大学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同时探索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个性化教学方式,为未来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开辟新路径。


前海已实现26类共1066名港澳专业人士便利执业,成为深港人才融合最开放的区域。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香港创业团队943家,成为香港青年北上创业首选地。


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已累计孵化香港创业团队943家,成为港人北上创业的“第一站”。前海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里正努力打造国际“服务圈”、“创新圈”和“生活圈”,提升“香港味、国际范、滨海风”。


从数据要素的“三权分置”到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深圳模式”,从“港资港法港仲裁”到跨境数据流动机制,深圳正用大胆闯、勇于创、努力干的精神,为中国知识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可复制的“深圳方案”。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深圳综合改革试点2.0的启动,意味着这座城市的探索仍将继续为中国知识产权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开辟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