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端(PC) 客户端(PC) 思法汇成小程序 全民打假小程序 伙伴端小程序

多部门联合印发《专利池建设运行工作指引》:构建健康专利运营生态,引导与规制并举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学院,共同印发了《专利池建设运行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这一重要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在规范和促进专利池建设、运行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其核心意义在于科学引导专利运营健康发展,并加强对专利权滥用行为的正向引导与规制。


核心意义:明确边界,鼓励合规,打击滥用


国家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的表态清晰阐明了《工作指引》的核心目标:科学区分正当的专利运营与专利权滥用。在推广实施过程中,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协同相关部门:

1. 进一步明确专利许可运营的合理边界:为专利池的组建和运行划定清晰、合理的规则框架。

2. 强化规范引导:对正当行使权利、符合《工作指引》规范的专利池,予以鼓励和支持,激发其促进创新和产业化的积极作用。

3. 加强正向引导和规制:对专利权滥用行为,不是简单禁止,而是通过规则设定和监管协同,加强正向引导和有效规制,旨在积极营造公平合理、健康有序的专利运营生态。这为解决“专利丛林”、许可效率低下以及潜在的垄断或不公平许可行为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工具。


关键影响:提供系统性指导,促进专利池高质量发展


《工作指引》从多个维度为国内专利池的建设与运行提供了系统性指导,旨在支持其“科学组建、合理布局、规范管理、高效运营”,其关键影响体现在明确的功能定位和建设原则上:


明确三大核心功能:

  1. 提高专利许可使用效率:解决分散许可带来的交易成本高、效率低问题。

  2. 促进专利技术产业化应用:加速专利从“纸面”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3. 开展多元化运营服务: 拓展专利池的服务范围,提升价值。


确立四项建设原则(保障可持续、健康、公平竞争):

  1. 市场化原则: 核心是解决专利池可持续发展运行的问题,确保其具有长期生命力。

  2. 利益平衡原则:旨在引导专利池平衡好专利权人(许可方)和实施人(被许可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双赢。

  3. 开放性原则:保障同一领域专利权人在专利池建设运行中能够自愿加入、自愿退出,防止封闭垄断。

  4. 无歧视原则:确保全体专利使用者获得均等的被许可机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结论


六部门联合印发《专利池建设运行工作指引》,是我国完善知识产权运用机制、优化创新环境的重要举措。其深远意义在于通过提供清晰的规范框架,正向引导和大力支持合规、高效的专利池建设与运营,同时明确规则底线,加强对潜在专利权滥用行为的有效规制。通过确立专利池的核心功能和关键建设原则,《工作指引》为构建一个既能显著提升专利转化效率、促进技术共享与应用,又能保障各方利益平衡、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的健康专利运营生态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最终服务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